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生活乐园

桃李岁岁花开花落 博海泛舟梦梦成真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  

2015-09-14 20:55:10|  分类: 文学天地*散文部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□ 王树华
  水,辞海中这样解释:氢和氧最普遍的化合物,化学式H?O,无色、无臭、无味,在自然界中以固态(冰)、液态(水)和气态(水蒸汽)三种状态存在。
  对于水的认识,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过。今年,山东、辽宁、内蒙古等一些地区遭遇多年未有干旱,出现人畜吃水困难。山东半岛干旱少雨尤甚,可谓百年未遇:大小河流干枯,大小水库见底,危及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,乃至在炎炎夏日几天不能正常供水,我实在不堪忍受此苦,曾用一瓶矿泉水洗过一次既奢侈又吝啬的澡……幸亏黄河水、长江水被引来了,才没有出现几百年前因为蝗旱带来的大迁徙——闯关东的景象。
  水,一切生命之源,千万别让水枯竭。虽然在我们这个地球上,70%的面积是海洋,2%-3%是江河湖坝,陆地面积不足30%,其实地球应该叫水球。但中国却是一个贫水国家,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%,北方地区尤为突出,几乎年年都有旱灾。历史上,我国还是一个水患频发的国家,无一年无水患。盖因中国地大物博,南北东西差异较大。难怪从中央到地方,皆设有抗旱防汛指挥部。这一让许多人特别是外国人感到困惑和费解的机构,今天可以从中找到圆满的解释和答案。
  自古以来,人们对水多有赞美。早在春秋战国时期,老子就有“上善若水”的箴言。在老子看来,水不仅与人类社会的生活最为密切,而且是所有生物的起源,她具有诸多特殊优秀品德:一是可以包容万物,胸襟开阔,具有大海一样的气度;二是善利万物,而与之不争,具有默默奉献精神;三是甘于卑下,处众人之所恶,这种谦让处下的境界,尤其难能可贵。老子认为,上善之人就应该像水一样具有这些近乎于道的完美品格。佛学里曾有“心静如水”的说法,核心是说水是平静的,现实中养性如水,任何形容“心如止水”的心态,都必须是以平静如水的内心为前提的。我们也经常讲“滴水穿石”,是说水有一种以柔克刚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。这种以柔弱的水穿透坚硬岩石的力量,也恰是我们需要具备的优秀品质。
  当然,人们也有许多对水的不同说法,但都是一些比喻和提示。像水火无情,比喻水和火一样。告诉我们:水具有两面性,利用得好有益,否则便会成灾,轻则造成损失,重则危及生命。水性杨花,形容女子作风轻浮,用情不专,不守妇道。提醒人们:遵守传统,注重节操,修身养德。水无常形,水是千变万化的,没有固定的流向。以此来告诫我们:认识水,就是要像水一样顺应规律,以变应变,克敌制胜。
  水充满着辩证法,是伟大的哲学家。我们的祖先早就对水的哲学有所悟、有所用。春秋战国前后,鲁国宫廷有一种计时工具叫宥坐,别称欹器,形似汲水杯瓶,悬空而置,水滴于其上,虚则欹,中则正,满则覆。后来,这种欹器成为历代君王安于庙堂的座右之铭和日常把玩之具。这种以水为衡量标准来检验事物变化规律的过程,实际上是对儒家中庸价值观的解读。它告诉我们的是为人处世的态度和方法,既不能缺、更不能过,始终追求事物本质上的最佳状态。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35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